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游戏攻略-详情

陆抗(陆抗怎么配队伍)

编辑:中华游戏网来源:互联网整理更新时间:2023-07-02 17:21:03

游戏发烧友来看一下陆抗,以下6个关于陆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游戏资讯。

本文目录

  • 三国志战略版陆抗怎么样
  • 《陆抗》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陆抗》人物故事小传
  • 陆逊陆绩陆抗仨什么关系
  • 三国时期东吴最后的名将,东吴擎天之柱陆抗是怎样个人呢?
  • 陆抗不死,东吴不灭,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 陆抗简介
  • 三国志战略版陆抗怎么样

    在三国志战略版中陆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武将,不过他的强度可是不低,只要玩家配置了正确的战法,在合适的场合陆抗是非常强力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志战略版陆抗怎么样 陆抗怎么带战法

    【自带战法】校胜帷幄:

    分析:

    和周泰很相似,如果说周泰是孙权专职保镖,那陆抗就可以说是为陆逊量身定制的挂件,且没有周泰的血量限制。配合【太平道法】和暴击流兵书,可让敌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拆解这战法,有以下几个重点:

    【传承战法】:乘胜长驱

    分析:

    传承出处:陆抗、高览

    关键词:

    稳定增伤;后期爆发型武将的福音

    适合武将:姜维、司马懿、孟获、董卓

    稳定增伤,可一直叠加,是后期爆发型的武将趋之若鹜的战法。就目前比较常见的司马懿、孟获、董卓等武将,都是在4-5回合之时,输出才能达到一个稳定且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乘胜长驱】在第5回合武将行动之前,便能达到44%的增伤,非常可观!

    配将地位:法术主将的保镖;炮塔守护者;逊抗组合

    合适环境:法术单核心二保一、双核都督队

    陆抗加点

    加点推荐:

    全智力

    陆抗评价:

    游戏中,陆抗自带战法能够为主将分担伤害,并在战斗中加强主将的法术输出能力。战法效果全面,是一名进可攻,退可守的优秀辅助武将。

    属性上,陆抗身为一个法术辅助武将,重点的智力统率两项属性都能达到2.0以上,非常优秀,不错的物法双抗使之成为一名可靠的肉盾型武将。

    兵种适性方面,只有弓S,骑、枪为A,就一个辅助而言还是不错的。但因为战法受自带属性影响,让他在兵种选择上差不多就局限在弓兵里。

    陆抗阵容搭配

    (主)陆逊:士别三日 + 太平道法

    (副)陆抗:智计 + 风助火势/诈降/刮骨疗毒

    (副)左慈:白马义从 + 八门金锁阵/整装待发

    点评:由PK赛季三势陆逊演变出的一支队伍,陆逊核爆队。

    65%规避、30%分担、50%以上奇谋,最低60%的火烧连营发动概率,智计破防,所有一切的一切,只为看陆逊一人的表演秀。第四回合会迎来一次核爆期,【士别三日】只要触发暴击,伤害轻松破1W大关。

    特点:输出爆炸;主将足够肉;缺少三势阵,主将稍稍不稳定。

    (主)周瑜:夺魂挟魄 + 风助火势/刮骨疗毒

    (副)陆逊:太平道法 + 士别三日/风助火势

    (副)陆抗:白马义从 + 火炽原燎/八门金锁阵

    简析:

    不同于鲁肃版都督的稳扎稳打,强化输出的陆抗嘟嘟在稳定性上少了一分,在输出上提高了一层。自从改版周瑜可以点火,陆逊可以控制后,嘟嘟的战斗力和地位正以肉眼可见速度的水涨船高。陆抗出现,将嘟嘟队在爆发力上抬一手,在周瑜和陆逊主将选择中,我个人倾向周瑜。夺魂周瑜的输出本不比陆逊差,更何况如今又多了一手暴击,有了更多的期待。

    特点:

    打快攻,四回合内解决对手;对菜刀和防御高的队伍会很吃力。

    《陆抗》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陆抗》人物故事小传

    《陆抗》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陆抗》人物故事小传 陆抗(公元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将领。吴丞相陆逊之子,孙策外孙。初任建武校尉,领先父部众。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升任立节中郎将,领军驻守柴桑,任奋威将军。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吴后,奉命为柴桑督,大破魏军,以功升征北将军。永安二年(公元259年),任镇军将军,都督西陵。吴末帝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大司马施绩卒,奉命都督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凤凰元年(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阐举城降晋。陆抗遣兵内围西陵,外御魏军,先后击败晋将羊祜、魏将杨肇的进攻,击杀步阐,以功拜大司马、荆州牧。 〔正史〕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送葬东还,诣都谢恩。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禁绝宾客,中使临诘,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权意渐解。赤乌九年①,迁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屯柴桑。抗临去,皆更缮完城围,葺其墙屋,居庐桑果,不得妄败。恪入屯,俨然若新。而恪柴桑故屯,颇有毁坏,深以为惭。太元元年②,就都治病。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建兴元年③,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④,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拜抗为柴桑督,赴寿春,破魏牙门将偏将军,迁征北将军。永安二年⑤,拜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至白帝。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建衡二年⑥,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限带封域,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考之典籍,验之行事,中夜抚枕,临餐忘食。昔匈权未灭。去病辞馆;汉道未纯,贾生哀泣。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戚,死生契阔,义无苟且,夙夜忧怛,念至情惨。夫事君之义犯而勿欺,人臣之节匪躬是殉,谨陈时宜十七条如左。”十七条失本,故不载。 时何定弄权,阉官预政。抗上疏曰:“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春秋已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衅,未有不由斯者也。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威,而冀雍熙之声作,肃清之化立,不可得也。方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教,或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也。” 凤凰元年⑦,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日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如敌以至,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中,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至经月,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项领,伺视间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 时师旅仍动,百姓疲弊,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故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 *** 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玉台有忧伤之虑,孟津有反旆之军。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罚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而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二年春,就拜大司马、荆州牧。三年夏,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臣往在西陵,得涉逊迹,前乞精兵三万,而主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阐以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未统国事,可且立傅相,辅导贤姿,无用兵马,以妨要务。又黄门竖宦,开立占募,兵民怨役,逋逃入占。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信其赏罚,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谐大事,此臣之所深戚也。若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愿陛下思览臣言,则臣死且不朽。”秋遂卒。…… 《三国志》卷五八 〔注 释〕 ①赤乌九年:公元246年。赤乌,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的年号。②太元元年:公元251年。太元,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的第五个年号。③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建兴,三国吴会稽王孙亮的年号。④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太平,三国吴会稽王孙亮的第三个年号。⑤永安二年:公元259年。永安,三国吴景帝孙休的年号。⑥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建衡,三国吴末帝孙皓的年号。⑦凤凰元年:公元272年。凤凰,三国吴末帝孙皓的年号。 〔相关史料〕 八月,吴主征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①。阐世在西陵,猝被征,自以失职,且惧有谗,九月,据城来降,遣兄子玑、睿诣洛阳为任。诏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交州牧,封宜都公。 …… 吴陆抗闻步阐叛,亟遣将军左弈、吾彦等讨之。帝②遣荆州刺史杨肇迎阐于西陵,车骑将军羊祜帅步军出江陵,巴东监军徐胤帅水军击建平,以救阐。陆抗敕西陵诸军筑严围,自赤谷至于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晋兵,昼夜催切,如敌已至,众甚苦之。诸将谏曰:“今宜及三军之锐,急攻阐,比晋救至,必可拔也,何事于围,以敝士民之力!”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凡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攻之,不可猝拔。北兵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皆欲攻阐,抗欲服众心,听令一攻,果无利。围备始合,而羊祜兵五万至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可忧者。假令敌得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若晋据西陵,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其患不可量也!”乃自帅众赴西陵。 初,抗以江陵之北,道路平易,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土以绝寇叛。羊祜欲因所遏水以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之,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粮,大费功力。 十一月,杨肇至西陵。陆抗令公安督孙遵循南岸御羊祜,水军督留虑拒徐胤,抗自将大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兵,皆以精兵守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击之,矢如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十二月,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步兵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兵大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拢西陵,诛阐以同谋将吏数十人,皆夷三族,自余所请赦者数万口。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吴主加抗都护。羊祜坐贬平南将军,杨肇免为庶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 陆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父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③、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 凤凰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即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贵等径赴西陵,敕诸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困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功,如敌已至,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以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疲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时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④,诸将毕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使贼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若令西陵失守,则南山诸夷骚动,甚可忧患。吾宁下弃江陵,而进据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中,以绝寇叛。祜至,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言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之,知其扬言,亟使咸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偃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功力。晋荆州刺史杨肇率兵至西陵,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尝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兵,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敌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甚多,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蓄力养锐,伺视间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恐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诛夷阐族,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拜大司马,荆州牧,遂卒。 断曰: 西陵步阐,据城叛(降)晋。陆抗闻之,部兵急进。昼夜围攻,如风火迅。诸将惊疑,以为已甚。羊祜江陵,势亦大震。何不往援,独此之奋。抗曰不然,事各有分。江陵守坚,谅难乘衅。即使弃之,弃所不吝。西陵吾规,既固且峻。若有差池,诸夷则进。缓急重轻,安可不认。及晋救来,易军相摈。乘胜陷城,诛阐明信。回视江陵,犹然吾郡。拜牧荆州,臣心始尽。 明·黄道周《广名将传》卷六 〔注 释〕 ①步阐:吴国大臣,任吴陵督,加昭武将军。凤皇元年(公元272年),召为绕帐督。因累世在西陵,突然受召,自以为失职,又惧怕谗祸,于是据城降晋。②帝:此指晋武帝司马炎。③西陵:在今江苏南京市南。④江陵:县名。秦置,治所即今湖北江陵。

    陆逊陆绩陆抗仨什么关系

    陆逊、陆绩、陆抗三人是同族,也都是吴国的臣子,陆抗是陆逊的儿子,陆绩是陆逊的族叔。

    1、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绩族子,陆抗的父亲。

    2、陆绩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逊的族叔。

    3、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陆绩族孙。

    扩展资料:

    人物事迹:

    1、陆逊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2、陆绩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

    3、陆抗

    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

    吴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逊

    三国时期东吴最后的名将,东吴擎天之柱陆抗是怎样个人呢?

    陆抗,字幼节,孙吴黄武五年出生于吴郡吴县,是陆逊的次子。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谋远虑,忠诚耿直,被称为社稷之臣。

    孙权的长子孙登早逝。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的同时,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为了分化朝臣、激起利益集团的内斗,在孙权授意下,孙霸继续留在宫中,一应礼仪与太子相同,史称“两宫构争”。

    此时两宫并存,分庭抗礼,朝臣也随之分为两派,互相倾轧。江东世族支持孙和,淮泗集团则力挺孙霸。陆逊出身江东儒学世家,这时自然坚定地站在太子孙和一侧。

    有一次,孙和的部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立孙霸为储的密谈。孙和大为惶恐,请陆逊进京为他申辩。陆逊于是数次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分。

    孙权发觉密谈内容泄露,立即把杨竺收监审问。杨竺在狱中屈打成招,供认了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年后,陆逊忧愤而亡。

    陆逊长子早夭,爵位由陆抗继承。彼时孙权先废太子孙和,又杀鲁王孙霸,支持两人的朝臣都被被流放诛杀,一时间人人自危。

    陆抗安葬父亲后进京谢恩,此时孙权对陆逊仍然愤怒不已,于是在接见陆抗时屏退众人,拿出杨竺招供的二十条罪状亲自审问陆抗。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终于让孙权消除了对陆逊的猜疑。

    后来陆抗回到建业治病,等到他要离开时,孙权哭着与他告别:“我过去听用谗言和你父亲不和,由此辜负了你。我前后问过的事都焚毁消灭,不要再让人见到了。”

    02

    西陵的天才

    孙吴凤凰元年(272)的冬季九月,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举城向晋朝投降。

    西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地理位置险要,是当年陆逊大破刘备之地。东吴驻此扼守长江峡口,坚城固守,被吴人称为“国之关限”、“国之蕃表”;陆逊更是断言,一旦西陵有失,吴国将失去整个荆州。

    晋朝对西陵志在必得。晋军兵分三路接应步阐:荆州刺史杨肇直奔西陵与步阐会和,车骑将军羊祜出击江陵,巴东监军徐胤的水军顺流而下直逼建平,意图形成包夹之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刚刚接手荆州防务的陆抗下达的命令,被许多人认为是懦弱和无能之举。他既不出兵攻城,也不北上击敌,而是征发部队在西陵城外抢建一座更大的堡垒,将西陵团团围住。

    吴国将领们虽然有分歧,但是在不认可陆抗的命令上是一致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增兵江陵,以免失去这座重镇;也有人要求快速拿下西陵,逼退南下的晋军。

    陆抗则认为江陵的战略地位远不如西陵重要,而西陵城高大坚固,兵员存粮丰富,一时间难以攻克。若是在西陵城下与步阐僵持,一旦晋军到来,吴国军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局。

    为了证实他的判断,陆抗放任部下对西陵发动了几次进攻。进攻的将领无功而返,终于认可了陆抗的战法,全力投入到修筑围城中。

    面对敌军对江陵的攻势,陆抗的判断是不足忧虑。早些时候江陵道路平坦通畅,陆抗下令建立大坝将道路淹没,利用截下的江水外防敌军入侵,内阻叛军出逃。

    这时,羊祜扬言说要炸毁大坝,让自己的步兵得以通行。陆抗听闻后,反而立即让江陵督张咸拆除大坝。诸将都感到疑惑,纷纷劝谏,但陆抗不听。

    陆抗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谋略天才。原来羊祜想要利用大坝堰塞住的江水来运输粮草,于是放出假消息来误导东吴军队。等到羊祜到达当阳,发现大坝早已被毁,只得放弃船运改用车辆,效率因此大为降低。

    阻止住羊祜的援军后,陆抗得以在西陵集中力量,依托围城堡垒迎战杨肇的部队。

    战前,陆抗手下的将领再次叛逃。其中的营都督俞赞在军中多年,对吴军的虚实了如指掌。吴国军队中最弱的部队,是从山越夷人中征发的夷兵。陆抗知道,晋军一定会先攻击这一薄弱环节,于是连夜将精锐部队与夷人换防。第二天杨肇果然进攻此处,结果是营中箭如雨下,晋军死伤不计其数。

    相持一个多月后,杨肇力屈计穷,连夜逃亡。吴军想乘胜追击,但是要监视西陵的叛军,分不出足够的兵力。于是陆抗半夜擂鼓集结,做出要追击的样子。晋军人心惶惶,以为大军将至,纷纷解甲逃亡。陆抗随即率轻兵出击,大破晋军而还。

    羊祜、徐胤见无利可图,也只好撤走。随后陆抗攻下了西陵,诛杀叛将步阐和同谋者数十人,夷灭了他们的三族。其余的人陆抗都请求皇帝赦免,因此免罪的有数万人。

    修复城防后,陆抗向东撤回了自己的军队,脸上没有骄矜的神色,谦虚和顺如同平常。

    陆抗不死,东吴不灭,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公元263年,曹魏篡位后,曹魏抓住了建立王位的机会。三国的三方对峙成了一个问题。除江东三十六县被孙权集团占领外,其余地区均被司马懿收归金代口袋。这时,东吴已成为金朝嘴上的一块肥肉,而金朝在巩固自己的实力之后的几年里,他派了8万兵力攻打吴国。吴国的鲁康奉命反击晋朝八万大军,保住东吴。

    从司马昭带兵破掉蜀国后,天下的分裂之势终于要到了消失的时候了。蜀国灭亡后,魏国相继而亡,取而代之的则是司马炎新建的晋国。最后的龙争虎斗则在吴国和晋国之间展开。其实吴国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弱小,因为吴国还有一位英勇的护国大将。

    陆抗,名叫尤杰,是前东吴总督的儿子。孙权死后,吴国现任总督诸葛柯被杀。鲁康因反西晋功勋被提拔为镇守西陵的将领。然而,吴国首领孙昊登基后,并没有千方百计巩固东吴,而是沉溺于酒色之中,昏庸暴虐。登基不久,又杀了濮阳行、张布等几位功臣,并杀了宗族巩固王位。

    陆抗在西晋打败西陵卫戍时,听说了西晋的政治动乱。他多次给孙浩写信劝诫,但孙浩不听。鲁康撤退西晋军队。一时间,西晋别无选择,只能伺机而动。西晋开始与东吴重新和睦相处。但是,孙昊认为西晋不能战胜自己,于是开始攻打晋朝,这使得吴国在此时,陆康开始告诫孙浩发展国力,伺机而动。然而,孙昊没有当真,仍然沉浸在西晋自卑的梦中。

    过了一段时间,陆抗病逝,吴国没有好的将领。西晋得知鲁康已死后,准备了大量军舰,训练士兵,欲歼灭吴国。此时,孙浩仍活在梦中。不久,金朝降城,孙昊醒了。但是为时已晚,他打开城池投降,东吴国被摧毁,晋朝统一了三国。

    陆抗简介

    陆抗 陆抗(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三国末期吴军著名军事家。 陆逊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时,陆抗时年20岁,被孙权拜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陆抗葬父,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所谓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才消除了对陆逊的猜疑。 赤乌九年(246年),升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到后,俨然若新。而诸葛恪的柴桑驻地却颇有毁坏,诸葛恪深为惭愧。 太元元年(251年),陆抗还都治病时,孙权召见他,流着泪对他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三国志·吴书·陆抗传》)。 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 太平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在寿春叛魏降吴。吴主拜陆抗为柴桑督,去寿春接援,败魏牙门将偏将军,升为征北将军。 永安二年(259年),拜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翌年,假节。 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建衡二年(270年)四月,大司马施绩去世,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 凤凰元年(272年),八月吴帝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九月举城降晋,送侄步玑赴洛阳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十月陆抗闻讯,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郡治秭归,今属湖北)以救援步阐。 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溪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却不急于攻打西陵城。吴军昼夜筑围,异常辛苦,诸将都说:“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陆抗回答说:“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受挫,于是将士们努力去构筑工事。 时陆抗坐镇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欲亲赴西陵督战。吴诸将闻羊祜率5万晋军进至江陵,皆请陆抗至江陵督战。陆抗则以为:“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三国志·吴书·陆抗传》)?遂奔赴西陵。 当初,江陵平坦广宽,道路通畅。陆抗任命江陵督张咸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敌军。羊祜却乘机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并扬言要破坏堰坝,以救步阐。陆抗命江陵督张咸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而诸将却不解,以至屡谏不听。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 十一月,晋杨肇率援军到西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至建平。陆抗分令张咸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孙遵于长江南岸机动,防备羊祜军南渡;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拦截晋徐胤水军顺流东下;自率大军凭据长围与杨肇对峙,以待战机。时吴将朱乔、都督俞赞叛逃。陆抗说:“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于是连夜调整部署,把该地防军全部换上了善战精兵。次日,杨肇果集中攻击原吴兵防区弱处,陆抗即命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 十二月,杨肇计穷,乘夜逃走,陆抗本欲率众追击,因虑步阐出城袭击,遂擂鼓,佯作追击。杨肇大惧,丢弃铠甲溃逃,陆抗派轻兵追之,晋军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陆抗转兵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此战,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陆抗入城后,修治城围,然后东还乐乡。陆抗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因功加拜都护。 时吴国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于是对吴军采取怀柔政策,每次两军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羊祜的部队进入吴国境内,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羊祜常会集部队在江沔一带游猎,但范围往往只限于西晋境内。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羊祜命令一律送还。于是一时吴晋两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枯马上派人把药送过来,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羊祜岂鸩人者”(《晋书·羊祜传》)!仰而服下。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陆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诫将士们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晋书·羊祜传》)。吴主孙皓听到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责他。陆抗回答:“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晋书·羊祜传》)。孙皓无言以对。 吴主孙皓称帝后,荒淫残暴,胡作非为。陆抗虽远驻西陵,但是听说朝政阙乱,深为忧虑,曾多次上书。 建衡二年(270年),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后。便上书说:“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限带封域,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考之曲籍,验之行事,中夜抚枕,临餐忘食。昔匈奴未灭,去病辞馆。汉道未纯,贾生哀泣,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戚,死生契阔,义无茍且,夙夜忧怛,念至情惨。夫事君之义犯而勿欺,人臣之节匪躬是殉,谨陈时宜十七条如左”(《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十七条已佚)。 时宦官何定把持大权,干预朝政。陆抗上书说:“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春秋已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衅,未有不由斯者也。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茍患失之,无所不至。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威,而冀雍熙之声作,肃清之化立,不可得也。方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孝;或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也”(《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但不为吴主孙皓采纳。 吴主孙皓用诸将之策,多次令吴军入侵晋国边界,使百姓疲弊。陆抗认为有弊无利,便于凤凰元年(272年)上书说:“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故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 *** 而周武授钺。茍无其时,玉台有忧伤之虑,孟津有反旆之军。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百揆之署无旷厥职。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而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但孙皓依旧不采纳。 后陆抗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征被捕下狱。陆抗上次上书说:“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故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而蕃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陆抗虽多次上疏陈言,以匡不逮。但均不为孙皓采用,陆抗鞭长莫及,也只好恪尽职守,慎保边圉。 凤凰二年(273年)三月,拜大司马、荆州牧。 凤凰三年(272年),晋武帝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使吴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 七月,陆抗病重。仍抱病上书:“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臣往在西陵,得涉逊迹,前乞精兵三万,而(至)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阐以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未统国事,可且立傅相,辅导贤姿,无用兵马,以妨要务。又黄门竖宦,开立占募,兵民怨役,逋逃入占。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信其赏罚,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谐大事,此臣之所深戚也。若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愿陛下思览臣言,则臣死且不朽”(《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孙皓对此依旧置之不理。 同年秋,陆抗病逝,子陆晏嗣。陆晏与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领陆抗之兵。其中陆机、陆云皆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陆抗死后,吴国再无良将。晋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279年)十一月,晋军伐吴,晋龙骧将军王浚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其作战方略与陆抗所忧虑的完全一样。 点评:吴国自孙策平定江东以来,名将不绝,先有周瑜、鲁肃,后有吕蒙、陆逊、陆抗,使得魏、蜀虎视江东而不敢妄自动兵。除陆逊外,四人皆英年早逝,五人死后,吴国即迅速灭亡,可悲、可叹!《三国志》对陆抗评价如下:“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陆抗(陆抗怎么配队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游戏资讯,敬请关注悠悠游戏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D相关下载
    A相关文章
    Z最新资讯更多+
    热门文章更多+
    近期大作更多+
    热门合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