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华游戏网来源:互联网整理更新时间:2023-05-15 22:09:04
游戏发烧友来看一下禹化普,以下6个关于禹化普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游戏资讯。
本文目录
90后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草根创业达人 来讲述一个90后草根创业达人的励志故事。他叫禹化普,在他的身上,人们给他贴上了“创业达人”、“手抓饼大王”、“90后”、“草根”这样的标签。2013年,他因为一份手抓饼的事业上过央视《晚间新闻》并获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同样在这一年,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加盟店已达160家,直营店40余家,年收入估计在2500万以上。一起来看这位90后年轻人的创业励志故事。 禹化普来自山东临沂市蒙阴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学时便跟随父母放羊,种花生、地瓜……他说,小时候的自己还不敢有梦想,只盼望能快点走出山村,减轻家庭负担。如今的禹化普早已实现了这个愿望,不过,在他看来,一切才刚刚开始,他渴望的是,不断颠覆。 童年:永远是班里最后一个交学费的孩子 在进入大学前,禹化普还从没有出过自己家的小乡村。在禹化普的记忆里,小时候除了学习,就是和哥哥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的情景。那时的家里到底有多贫困呢?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次禹化普的学费都是班里最后一个交的,而且全是几块、几毛的零钱拼拼凑凑。 “每学期开学之前,我都会跟母亲哭上好几回,希望可以早一点拿到学费。但是真的没办法,每回等到母亲凑够了,已经又是班里最后一个。”禹化普回忆道。 但贫穷也给了禹化普成长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那时母亲总是想尽办法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她看到别人做什么能赚钱就也跟着去学,卖过豆腐,也做过很多其他小生意。”母亲的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给了禹化普最深的童年记忆,带着这份耳濡目染下的执着,禹化普走进了他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 大学: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 文具批发开始创业路 创业,对于禹化普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生活所迫。交完第一学期的学费,禹化普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了几百元钱了。而除了要利用这几百元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生存下去,积攒下下学期的学费也迫在眉睫。 那时,刚入学的他听哥哥说新生刚入学时会购买很多生活用品,灵机一动,向哥哥借了500元做起了文具批发生意。“我因为刚到城市里,性格也比较内向,所以有很强的自卑感。”每次上门推销,禹化普都会先在别人宿舍门口徘徊很久,把接下来要说的话在脑里过上好几遍,但是推开门,他便又会紧张得脸红。 每天早上5点,禹化普便已经起来进货,忙到晚上10点多才关门回家,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学期下来,禹化普瘦了10多斤。不过,伴随创业的辛苦而来的是,禹化普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以及迈出第一步后越来越自信的自己。不久后,他又在学校租下了一个铺面,销售鼠标、散热器等电脑配件,同时还出租游戏碟,由于是独家生意,每个月都能收入一万多。 转型:第一次做餐饮惨遭失败沉寂一年寻找方向 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禹化普接触到负责推广“台湾手抓饼”的许少波,于是两人合作在沙坪坝陈家桥开了第一家店。“当时我找同学借了三四万,进货卖货全部自己来,虽然身体劳累却干劲很足。” 但6个月后,他的手抓饼店就因人气不足关门谢客了,当时亏了4万多元。“资金不足、选的位置不好,但更重要的是,有点太急于求成了。”禹化普总结道,“有时候还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一夜暴富,这心态明显是有问题的。” 之后的一年,禹化普没有再做生意,而是尝试了很多其他的事情,帮工厂招工、为小卖部供货、卖文化衫,与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打着交道。 “那是我最迷茫也是最痛苦的时候,一个项目做了发现不合适,马上就开始寻找另一个项目,但总是重复着失败。”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找到了工作,而自己一无所成,无形的压力让禹化普的自卑感又回来了,失眠也成为常事。 “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学会让自己沉下心来做事情,在不断的失败后,也更明白如何寻找到商机。”这一次,禹化普选择重新回到手抓饼的事业里,他成功了。 颠覆:“我做的不仅仅是手抓饼我希望做自己的社区” 做手抓饼,禹化普已经拥有了一套自己的秘诀,“饥饿营销”、“慢工出细活”、“看重选址”,但现在的禹化普,更看重的是自己独家的服务。 “没有让顾客感动惊讶和感动的为零服务,天热了我们会给排队的顾客提供饮用水,还会有人举着电风扇帮忙降温。”禹化普希望达到的是,依凭自己良好的服务,可以获得粉丝效应,以此发展出自己的“社区”。 什么是“社区化”?禹化普解释道,“这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卖的是理念。就像我现在虽然在卖手抓饼,但明天如果我卖的是别的任何东西,同样会获得粉丝群体的认同,就和雷军卖小米,罗永浩卖手机一样。”这是这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小伙对自己专业的回归,同时,也是一次颠覆。 “手抓饼是传统行业,现在我的推广方式——直营、加盟也非常传统。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颠覆传统。”禹化普预计,等到自己的`社区构建成熟,预计会达到四五十万粉丝,卖什么,将不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 “我是一个总比别人快一步的人”,禹化普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在大学别人还忙着打游戏、恋爱的时候开始创业,在有一定成果后开始筹划转型……现在的他,每天依然坚持看书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也不断寻找着创新的可能。 【90后创业感悟】 禹化普分享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毛竹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绳子,仅仅用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高,用半年的时间,它就能长到50—60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我想,这也是禹化普在那一年最失落的时候,想告诉自己的东西,厚积而薄发,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创业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少年来说,会面对太多的困难,他的解决方式是,创造条件而非制造障碍,想尽办法用一万块钱做出十万块能做的事。这个曾经会脸红的少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创业精英,作为80后一代的我们,遇到同样的境遇和环境,我们会怎么做呢? 创业有心,经营如意 小慕将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23岁的90后小伙方正,他从大学毕业后,迷茫求职并辗转多地,最终决定开网店经营女装。从最初的惨淡经营,到后来的稳步增长,如今的他每月收入过万,远远超出了同龄上班族的收入。他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不想安于现状,决心创业 “我是2011年6月份大专毕业的,大学里学的是物流管理。毕业以后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找什么的工作。” 毕业后他先在驾校报名学车,接着开始找工作。一年时间内,他陆陆续续换了十来份工作,推销员、发传单、工厂配货员……他都干过。“其实最后在工厂上班已经很稳定了,工资拿得挺高的,但是我不想这样一直替别人打工,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我究竟有多大的能力。”方正兴致勃勃的告诉我。 可创业从哪方面做起,做什么?方正没了方向,他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天天在街上闲逛寻找商机。有一次陪同女性朋友逛街,发现她们逛得店铺多,但是掏钱买的少,只是看中哪一款衣服之后,记住样式品牌到网上搜购。其中一个女性朋友告诉他,网上卖的衣服比商场里的很便宜“同样的一件衣服,便宜了近一半。”这句话对方正触动很大,“既然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自己又精通网购,那在网上开一家时尚女装店一定赚钱!”方正告诉我当他有了想法后就开始实施起来! 研究女装潮流,慧眼识珠 2013年3月初,方正注册了网店。一个跟时尚完全不太搭边的男孩,开始把握女装的市场定位和潮流趋势。方正说,网店筹备初期,他会时刻关注一些风向标似的杂志和网站。“看看流行的服装款式,以及畅销的款式,在货源寻找的时候有独特眼光。” “虽然会网购,但开店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一开始真的什么都不懂,全都是从头学习。”方正说,那时候的他真的是完全没了自己的私人生活,每天都在为筹备自己的淘宝店铺忙碌。 被指不务正业,仍然坚持 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方正的女装淘宝网店开张了。刚开始网店没有起色,烦恼却接踵而至。“网店刚开的前几天,我每天除了睡觉的6个小时,其他的18个小时全盯着电脑,生怕有顾客咨询问题而我不在线。”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五天,除了有人推销刷钻提高级别和推销货源外,没有一个顾客咨询。这期间方正被指不务正业,亲朋好友都不断善意地去劝他放弃开网店。 “开网店不是闹着玩的,这里面学问大着呢!”面对种种质疑和不理解,方正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下决心要做出一番成就给周围的人看看。“第五天的晚上,我清楚的记得大概是七八点钟,突然一个顾客跟我交谈起来。”说起第一笔生意,方正突然兴奋了起来,声音也提高了不少。“那名顾客很爽快,简单问了几句尺码大小之类的问题,就提交订单付款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舞!” 开店容易守店难,终有回报 小店慢慢有了起色,随着信誉的增加,客人也越来越多,可是随之而来的资金和中差评问题又让方正措手不及。“我这种小店有了中差评,那是致命的打击。”为了小店能继续做下去,方正硬着头皮一个个打电话过去,解释道歉,对方时常是“啪”的一声就挂掉,而他只能继续拨打硬着头皮解释。 “真的是开店容易守店难。”方正告诉我他从开店初期到现在,他始终是一个人在忙活,每一次的上新货、充当客服、发货都是一个人忙碌。然而除了线上的问题,线下的问题也很令他头疼。他是在义乌找货源,货源很不稳定。等量大一点后,他便开始去找厂家合作。方正每个月都要跑浙江、广州数趟,和厂家谈合作。如果有厂家不愿意,他就要‘常驻’厂家直到达成合作。 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不到一年的时间,方正的网店收益在逐渐增加,最高记录是时候他是月赚近2万元,而且收入还在持续增长中。 口碑是做生意关键,成功关键 在方正看来,自己经营网店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做成这样,最大的秘诀就是口碑。除了衣服质量以外,服务也是关键。如今网上的商家良莠不齐,消费者经常会购买到一些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这也让消费者对网购心存芥蒂,而方正则尤其重视产品质量的问题。一旦有买家反映质量问题,他都是第一时间去解释道歉并检查自己的产品,服装产品他是严格把关滴! 在方正的身上我看见了‘90后’正能量的一面,而我也了解到方正整个创业过程没有用到父母一分钱,他的创业本钱全是自己原来打工挣的钱。他有今天的成绩全是他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个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他吃了多少苦和‘亏’只有他自己知道。
1990年出生的禹化普老家在山东临沂蒙阴县,现任重庆禹化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禹化普考上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颇有生意头脑的他用向哥哥要来的几百元,在学校做起了批发销售学习用品的生意。
2011年3月,禹化普还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便通过在校园卖学习用品,掘到了第一桶金。于是,他找到负责推广“台湾手抓饼”的许少波,在沙坪坝陈家桥开了第一家店,不料6个月后,手抓饼店就因人气不足关门谢客,当时亏了4万多元。
2012年10月,他偶然发现了新商机——曾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风靡一时的真人版“密室逃脱”。他和朋友龙坤合伙把这项游戏引到了重庆,取名“名侦探”。重庆商报今年1月7日独家报道此事后,“密室逃脱”游戏很快就在全市风靡。
“一段时间后,过来玩‘密室逃脱’的人渐渐减少,我开始担忧未来的发展。”禹化普昨日告诉记者,他发现“密室逃脱”游戏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市场消费群体也很小,而且自己的店又缺乏核心竞争力,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半年后,禹化普和龙坤便选择了急流勇退。
第三次创业
成为“手抓饼大王”
虽然做手抓饼生意曾经失败,但禹化普没有死心。今年6月,他拿着赚来的几万元,再次找到许少波合伙开店。许少波专注于技术改良,禹化普负责开店营销。这次他长了心眼,除了选址吸取第一次开手抓饼店的教训外,他还更加注重“聚人气”。这次,他把店址选在了大学城熙街的核心位置。工夫不负有心人,手抓饼店一开,每天都能卖到500个以上,营业额超过了4000元。为保持良好的口感,他们一直坚持在自建的加工厂手工制作油酥面团。据称,大学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万人,70%都吃过他们的手抓饼。
“既然生意不错,为什么不想办法把经营规模扩大呢?”禹化普最终说服了担心“规模大了经营不好”的许少波,两人开始联手打造手抓饼连锁店。禹化普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媒体的轰动。他因此登上了央视综合频道的晚间新闻,站在了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舞台上,被人誉为“手抓饼大王”。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关注他。出名了的禹化普,这次想到了连锁加盟,并去工商部门,为自己的手抓饼注册了商标,取名为“麦食尚”。
随后,两人“麻着胆子”在北城天街的小吃街,租下了入口处的一个门面。如今,该小店的月销售额已达25万元。很快,另外的两家直营店也在南坪步行街和三峡广场开了起来。
直营店平均每天卖1000个饼/家
店门口这么多人包围,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1000个饼。
不光如此,他的加盟店还扩张到了全国。在湖北,除了武汉的加盟店将在9月8日开业外,禹化普还发展了县市一级市场,在孝感的加盟店正在装修。“我创业的这个项目叫台湾手抓饼,这是一种源自台湾的美食统称,就和你们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我们的手抓饼和传统烙饼不同,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禹化普说,这是个小本经营的项目,目前他重庆的店面在4-10平方米左右,租金价格3000-5000元,人员采取2+2的配备形式:即两名前台服务收银人员和两名后台制作师傅,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外,一个月的纯利润至少约为8000元。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观音桥北城天街店是2013年5月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天街店如今每月能卖2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租金价格这得益于禹化普的悉心经营和管理,也得益于他此前积累的创业经验在此之前,他还曾与同学合作,投资开办“名侦探密室逃脱”游戏实体店,并取得让同学们艳羡的成功。
“麦食尚”手抓饼招商部经理刘林告诉记者,现在禹化普手抓饼每个月面团营业额在50万元以上,4个直营店的营业额也在50万元以上。此外,每个月还有30万元以上的品牌管理费进账
禹化普计划3-5年内在全国打开手抓饼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现四川、武汉、广东、上海等城市已陆续开设加盟店
禹化普,1990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麦食尚手抓饼创始人。2013年7月被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专题报道,相继腾讯网、搜狐网、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网络媒体纷纷转载报道,2013年8月受邀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手抓饼大王”。2013年12月,加盟店已突破100家,年收入达1000万。2014年6月,加盟店已达160家,现任重庆禹化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一、重庆大学生卖手抓饼,年收入250万! 大学生创业故事 重庆大学生卖手抓饼 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 *** 。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二、大学生毕业后种香菇:年产值达1000万元 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种蘑菇 一年1000万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2009年,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这再次 *** 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当地 *** 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岭镇 *** 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2012年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12年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三、80后乞丐网上卖烧烤500元起家赚了400万 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网上卖烧烤500元起家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2003年,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学。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2005年,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2008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四、女大学生投5000元开网店 年赚30万买奔驰买哈雷 大学生创业故事 女大学生5000元开网店 2012年4月,上大三的小魏瞒着父母,投入5000元开起了网店。“一开始也有些担心,毕竟那么多钱”,小魏说,网店的摄影、美工、售前售后等都需要技巧,她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失败了再重来。当时,她和男友每天打理网店,“从早上9点一直坐到晚上11点,还会因为压力大而失眠”,她说,“那段时间,生活有点乱,我都长胖了好多。”提起前期的艰辛,小魏现在还有点叫苦不迭,“从厂家进货,每次要进几百件,压力真的很大,害怕货卖不走”。 2012年5月,小魏的网店终于有了起色,“算下来,第一个月我们就赚了2000元!”回忆起来,小魏难掩兴奋,“当时高兴惨了,觉得网店比开格子铺更赚钱”。 一开始,小魏的网店主要卖手机壳,自己在手机壳上绘图,然后拍图摆上网,但生意并不好。后来,热爱艺术的男友给了她一个建议,让她注重独特性,做出有自己风格的网店。 此后,小魏开始瞄准学生包市场,为了追求独特性,她常常花钱淘一些风格奇异的进口手工包。一次,在英国的朋友说有一个牛皮包很好看,“我看了那个包的照片,感觉制作和风格很独特”,小魏要朋友花几千元钱买了回来,然后摆上自家铺子卖,“好多人抢着要买,我感觉找到了出路”。 随后,小魏开始经营风格独特的手工包,且2012年6月起,网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有一天,我接了300个单子”,小魏说,面对这么大的生意,她和男友突然感觉不知所措。当时,店里就只有他俩,包装和发货只能自己动手,“从早忙到晚,感觉像搬砖一样,等到发完货,我和他都感觉自己的手没知觉了”。 小魏说,她店里的商品都出自广东那边的厂家,为此她还去考察过广东的厂家,看到有相关的生产资质后才同意授权。生产完后,货堆在自己家里,再由自己发货出去。 “今年4月结算时,我发现竟挣了30万元”,虽然知道赚了钱,但面对这个数字,小魏还是感到惊讶。现在,她的网店每周有200件的成交量,“算下来一个月能卖出去六七万元的货,除去成本能挣3万元左右”。 在小魏的网店上,记者也注意到,她店里的商品最便宜的7元,最贵的666元。上半年该店的好评数是2911,好评率达到99.71%。记者采访了解到,好评数加起来等于卖出去商品的数额,也就是说,小魏一年内至少能卖出4000件商品,这其中还不包括打差评的数量。照她所说,一件商品利润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算下来,一年赚30万完全有可能。 记者还了解到,该店信誉级别达到了4.8%,且有4颗蓝钻。小魏告诉记者,一个蓝钻是251分,也就是要251个好评才能升级为1颗蓝钻,2001分~5000分才能到4颗钻。她现在已经有了4颗蓝钻,如此表明,她现在至少有2000个好评。 6月8日,小魏买了一辆价值13万元的哈雷摩托车和16万元的奔驰 *** art车,“男友开哈雷,我自己开 *** art”,小魏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赚了钱就好好玩、好好享受”。记者问及是否全款付清时,小魏回答说:“都是分期分款购买的,我们不可能一次性把流动资金用在买车上,还要用来补货和进货”。 接下来,小魏想成立工作室,继续做大网店。“打算再请两三个人,分别负责摄影、美工和客服,让一切都专业化的操作起来”,小魏说,成功没有秘诀,她也是从失败中一步步走过来的。 五、90后小女孩发明磁性剪纸一年掘金30万 大学生创业故事 90后创业故事 磁性剪纸 2008年9月,王子月到校报到,成了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药营销专业的一名新生。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是因为她听说这是一个提倡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学校,她所崇拜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杭州离义乌很近,能更方便地实现她的创业梦想。 在学校里,依托磁性剪纸等几项专利,王子月组建起了自己的“飞点儿”磁性剪纸创业团队,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才华。2009年6月,她在义乌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义乌市廿分红磁性剪纸有限公司。随后,又与同样抱有创业梦想的同学创立了磁性剪纸创意文化公司。2009年11月1日,王子月带领她的磁性剪纸团队参加了以“励志、成才、就业、创业”为主题的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与全省85所高校推选出的300余件作品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并最终荣获此次大赛的最高奖――“双十佳职业规划之星”。 2009年12月24日,王子月的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公司摘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暨创业大赛”头魁,领取了一万元创业资金援助。主办方还在杭州滨江区为王子月提供了免两年租金的写字间。 2010年1月20日,杭州日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高新区(滨江)大学生创业园主办的“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中,“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团队,再次荣获金奖,并从主办方手中接过了一份贺岁大礼――5000元奖金和一份价值1万元的创业资助协议书。 六、沈阳大学生创业当“擦鞋哥”月赚1.5万元 大学生创业故事 擦鞋哥的创业故事 两年前,沈阳人李洪福从天津轻工学院本科毕业,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他也和多数怀揣梦想的同学们一样,将人生的落脚点选在了大城市。从天津到杭州,再到青岛,他整天穿着职业装和皮鞋穿梭在各个知名企业中。“工资不高,压力极大,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走在大城市的灯火辉煌中,总感觉这样的城市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样的城市。”严重缺乏归属感让李洪福对自己的人生开始了认真的思考。“之所以留在大城市继续那个看似体面实则痛苦的梦,就是因为自己放不下上过大学这个事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洪福发现擦鞋这个领域很有潜力。在进一步做了考察后,他发现了里面的商机。“现在的90后多数自理能力都很差,穿的高档鞋根本不会或没时间去打理,而且现在奢侈品的需求加大,许多高档鞋、包、衣服的后续保养都是个空白。”李洪福说,这个发现让他产生了回老家创业的冲动,并开始去一些擦鞋店考察,并四处偷师学艺。 2012年12月,李洪福的“大学生香薰洗鞋店”在于洪区松山路低调开张。近30平方米的小店,他既是擦鞋工,又是老板,每天忙得团团转。最辛苦的一次,是除夕前的一天,他从5时起牀擦鞋,一直干到24时。“在小店打烊的那一刻,我的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但望着地上那些已经光鲜亮丽的鞋,我的心里有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李洪福说,他之所以将“大学生”三个字加到店名中,就是想告诉所有顾客,他这个擦鞋工是个大学生,大学生没什么了不起,也可以为别人擦鞋。 刚开始,也有顾客好奇李洪福的选择,觉得一个大学生当擦鞋工有些可惜。“大学毕业当擦鞋工,那上大学还有啥意义?”每到这时,李洪福都会微微一笑:“千万不要把大学生的身份看得如何高,其实这个身份什么都不是,可偏有人把它当成一件虚荣的外衣。我坚信只有放得下才能站得起,许多大学生埋怨工作不好找,其实就是这个身份把他们害了。”
3个年收入过百万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介绍 1、成都中医药大学施超靠卖书赚200万 施超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1级的学生,2015年,大四的他才24岁,凭借自主创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施超是江苏人,他的父母爱给他买书,他也从小就爱看书,“爸妈都很朴实,从不给我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培养了我读书的爱好,从书里学知识、学道理。我从小学认字开始到高中毕业那段时间读了超过1000本书,中外名著、人文百科、各类杂志我都读。” 他认为,那1000本书,不仅让自己拓宽了知识面,也为他的创业打下了基础。“因为读了比较多的书,所以我对自己要销售的图书,选择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懂得如何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也清楚什么书适合什么样的读者。”于是,施超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初步选定在了图书销售上。 高考完那个暑假,施超开始在家附近的`广场上摆地摊卖书,新的旧的都有,都是他认为的好书。两三百本书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卖完,大约每天能挣70元,施超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1年来到成都上大学后,施超也没放弃自己的图书销售,趁周末时在学校里摆摊儿卖书,规模虽小,但在大二时已经攒下了近10万元。 腰包渐渐鼓起来的施超利用学校的创业政策在学校开了一个实体书店——超然书斋。可是实体书店并不赚钱。为了维持书店的运营,施超开始去成都的高中销售课外读物。 “我当时是跟出版社合作,拿着我选出来的书单,找高中学校的老师谈,然后再让同学们从书单中选出书,我再反馈给出版社,然后备货、送货。这样子没有中间商一层层赚,我拿到的货源比一些大型连锁书店都便宜,所以最后书送到同学们手上时,价格也要比定价低。而且为了让学校老师、同学解除后顾之忧,我都是先向出版社垫付货款,同学们拿到书了,再把钱付给我。” 施超讲述自己的“生财之道” 后来,感觉到自己忙不过来的施超找来10个自己的中学同学,将图书销售业务扩展到了上海、江西、湖北等地方。业务渐渐扩展后,他又筹建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江苏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4岁的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100万元。 现在,施超的书斋每年会拿出一部分的收益资助学校的一个创业者联盟,帮助有想法的同学启动计划。每年学校的同学们去支教时,他也会给那些山区的学生带去课外书,每年都会捐出2000本。 这才是学霸的正确成长方式!靠读书读出了商机,成为“富一代”,走上了人生巅峰! 2、武汉科技大学镇小龙创业两年,从零到千万 开着奔驰车,走到哪儿都有助理相随,武汉科技大学的在读学生镇小龙颇有老板范儿。资产从零到千万元,购置两辆过百万元豪车,自有30多家实体店,吸引200名大学生追随……实现这一切,镇小龙只用了两年时间。 镇小龙从大三开始自己创业,从最简单的棉被、蚊帐等生活用品的批发开始做起,将用户锁定在大学新生。 凭借他和小伙伴的一股子拼劲儿,他们在新生开学的15天内做出了200多万元的营业额,净赚16万元。 他的创业行动让不少同学受到激励,主动要求他牵头,带领大家创业。就这样,一个200多人的创业团队成立了。 之后,他做过电子产品销售、服装贸易、教育、人力资源、旅游、租车、“大学盟”微信公众账号、校园周边卡等一系列项目,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实体店30家,参股驾校、台球馆、宾馆等商业实体上百家。 3、重庆大学禹化普卖手抓饼,年收入250万 上面两个例子看完,有没有一种创业的项目都非常高大上,一般人干不了的感觉呢? 其实创业并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很多大学生就靠在学校周边做小生意走上了创业之路。 这里就有一个重庆大学生靠卖手抓饼,自己做老板年入250万的真实例子! 重庆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开始租门面卖手抓饼,在经历了短暂的生意惨淡的日子后,他学习成都小吃店“慢工出细活”的做法,要求师傅一次只做1-2个饼,保持饼的最佳口感。这样一来排队的客人变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两年的时间里,他的手抓饼有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分享 篇1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一 1980年,钱俊冬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赫店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家庭贫困的生活。 1999年,父母做生意借来的8万元钱被人骗走,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钱俊冬随父母来到天津大港。靠着父亲做卤菜的手艺,全家人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租住下来,省吃俭用,挣钱还借款。 刚到天津时,钱俊冬特别向往大学生活,所以,一有空闲他就去附近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转悠,并结交了一些大学生朋友。通过与大学生的交往,他知道了大学生毕业后将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于是,他就有了上大学后一定要自己挣钱的想法。 钱俊冬把自己整天关在屋里,除了复习功课,数百本从旧书摊上购来的杂志被他一页一页地翻过,大量成功人物的创业故事刺激着钱俊冬活跃的大脑,特别是那些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改变自己命运的文章,让他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单靠找一份好工作是实现不了的,必须从底层做起,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开学一周,掘得第一桶金 2000年,钱俊冬考上了陕西长安大学。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父母既欣喜又发愁,生意的失败使他们债务缠身,已经没有能力支付儿子上学所需的费用。最后,全家人东借西凑好不容易才弄到2000多元钱。 开学报到的那天,钱俊冬攥着2000元现金,在报名的长队里他一次一次退到最后面。后来他鼓起勇气找到辅导员,终于争取到了缓交学费的机会。安定下来后,钱俊冬的心中萌发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越是日子困窘,越要咬紧牙关,想办法去改变命运。 开学第三天的下午,钱俊冬正独自在寝室里翻阅新课本,一位师兄推门进来推销随身听。正在这时,几位室友也回到了寝室。结果,这位师兄没费多少口舌,4部随身听以每部80元的价钱被室友买下。这件事情使钱俊冬隐约地觉得一种商机和一个比较大的消费群就在自己身旁。后来,他从同学那里打听到在西安东郊有两处小商品批发市场。第一个周末,他逛遍了这两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仔细对比了各种随身听的性能和价格后,他以15元的批发价购买了6部师兄推销的那种款式的随身听,一倒手净赚了300元。这是他掘得的第一桶金。之后,当同学们刚习惯用卡式电话时,他以低廉的价格从IC卡经销商那里购进话卡,然后以比市场低的价格出让给同学,在赚得一点辛苦费的同时,让同学们也得了一些实惠。后来,像上游泳课穿的游泳衣,考研用的复习资料、英语磁带,他都找到了低于校外价格的供应渠道。一年后,他便成了校园里小有名气的“生意精”。 底层做起,为创业做准备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钱俊冬除了学习好专业课外,还不时去学校图书馆看一些法律、心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他认为,搞推销和倒卖纯属个人行为,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要创业最好还是先融入企业,到企业中去体验,懂得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在校大学生创业例子二:“财经快递”一年赚到6位数 “很多快递只能送到校门口,从宿舍跑到校门口至少也得20分钟,有些快递员就会不高兴。”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生孙晓告诉记者。好在,该校财政专业的学生陈博甫,在校内开办了一家“财经快递”。据小陈的合作伙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景棋介绍,这是一家专门为同学取快递而设的学生公司,他们与杭州一家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达成协议,专门负责校内快递的揽发和派送,而学校则专门给他们配备了一间仓库。 有了这家快递公司,学生的快递到了,公司会有专人打电话通知学生,学生则随时可以到公司的仓库去取货,一下子方便了许多。“现在基本上一天会有500到600份包裹”,景棋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基本‘爬’上了6位数。” 在校大学生创业例子三: 刘虎锋是陕西宝鸡农家孩子,2005年考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哥哥每月资助他300多元,整个读书期间异常艰辛。毕业后他在南京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为一些大型的电厂、钢厂锅炉“热控”做技术检测。 刘虎锋任职的企业由于负责人经营不善亏损倒闭,在投资方准备注销公司时,刘虎锋觉得“太可惜”,出资人见状便把公司“壳”留给了他。就这样,凭着仅剩的几张办公桌椅以及缴了一年房租的“公司”,刘虎锋开始自主创业。起初,他投入了打工积攒的一万元,开始跑市场,可惜3个月下来却没有一笔业务,钱也花完了。快到年底,表姐借给他8000元,让他先回家。可刘虎锋却绕道前往一家电厂,为公司发展寻求转机。电厂负责人以前就对这个年轻人有好感,承诺给他一笔业务,刘虎锋立即回到南京“开工”。终于,这笔业务赚到6万元,他的创业路柳暗花明。 2010年,刘虎锋与女友常常兜里无钱,最困难时还需要回家筹资。一次他与军工企业谈生意,对方需要一种通信信息化设备,虽说刘虎锋对软件编程不陌生,但他为了订单质量仍请来专家合作,很快生产出全新产品。 为此,2011年公司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看到新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刘虎锋决意专攻这个系统集成产品,注册了“北冶机电设备公司”,并报名参加创业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去年底,他开着刚买的新车回家过年。 无论是“大学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地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活在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我的调查,发现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是经典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克,比尔盖茨那样,做一个小横杆的大学生创业者。 当然,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是能清楚判断形式作出决策,究竟你是否要直接创业,还得你自己说了算。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分享 篇2 大学生创业团队户部巷摆摊卖零食3天营业额超万元 武昌理工学院5名大学生选择去户部巷摆摊卖零食,短短3天销售额突破了1万元。 这5名大学生是该校“Oh Me休闲进口零食铺”创业团队的成员,零食铺的客户主要针对大学生,主推各类个性新颖的休闲进口食品,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该创业项目2016年12月开始运营,现已有成熟的模式。 十一长假期间,该创业团队在武汉户部巷摆摊零售,从10月1日到3日,每天只在下午6时到晚上10时营业,仅3天就创下高达1万元的销售额纪录。记者看到,他们的商品包括进口糖果、薯片、巧克力、蛋卷等,户部巷夜间人头攒动,不少人在他们的零食铺前驻足。 “平时,我们的零食铺主要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消费者在微信公众号上下单,我们再送货上门。”团队成员汪帅、柳雅思介绍,这次摆摊主要是想检验一下商品是否符合消费者口味,同时也趁着假期户部巷客流量大,提高营业额。摆摊的结果让他们比较满意。“我们也会继续努力,掀起零食校园购的新潮流”。 谈起摆摊的感受,团队成员唐晨晨说,从刚开始不好意思推销,到现在把东西一摆,就能为顾客热情介绍,自己的销售技巧在这3天里得到大大提高。 学生合伙开快餐店月入5万并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机会 开一家快餐店,每月收入5万余元。昨天,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学生皮俊桢说,“我只是参加社会实践,喜欢不断挑战自己”。 来自松滋的皮俊桢,是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大三学生,被同学们称为“兼职达人”。他实地调查市场,观察、计算商业区人流量,还把两个同班同学拉入伙,3人共投入15万元,9月在一所大学旁开了一家漫步Bar炸鸡坊。从采购材料到宣传销售,皮俊桢和同学都从零开始做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快餐店经营得不错,月收入5万余元,还雇用了6名员工。 “他很能吃苦,也很有想法。”合伙人邓明华说,虽然有点累,但是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皮俊桢的第二家快餐店也即将开业。他有个梦想,将快餐店做成一个快餐店品牌,并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深圳两女生大二创业,公司估值超三千万元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绚烂的夏季。22岁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李芷璇、严丹阳和创业团队在毕业前将她们赚取的第一桶金——100万元人民币捐给母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用于支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接收的第一笔来自毕业生的捐赠,而本科生毕业即捐赠在国内高校中也较为少见。目前,李芷璇被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金融理学硕士项目录取,严丹阳被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项目录取。 误打误撞走上了创业之路 李芷璇和严丹阳两人是大学舍友,刚进大学时,宿舍安排在了对面的深圳信息学院。有时候要喝桶装水,几个女孩子都扛不动,学校也没有生活服务的平台能满足她们的需求,再加上当时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较为偏远,很多学生有考雅思托福以及各种证书的需求。于是,2015年10月,两人一起做了一个名叫"leadygo"的微信公号,早期以服务本校大学生生活为主,开展送水,餐饮家政,闲置物品交易、学习培训、出国留学等服务。 有一次学校周边的一个商户看到她们的公号,给了一笔800元的服务费,帮忙策划了一场"小厨神"的前期营销推广活动,这是她们收获的第一桶金。就这样,李芷璇和严丹阳歪打误撞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道路压力重重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出去谈业务,对方还会质疑我们会不会是骗子。"李芷璇说,在创业初期,她们试着去接触了一些公司,想帮公司做一些策划活动,但是因为学生的身份,大部分公司都对她们表示质疑,不愿意给机会。后来依托在学校做的一些活动,比如帮大家拼辅导班等活动,才慢慢让一些公司认可了他们的能力。 对于在校创业的大学生,精力分配永远是个难题。除了要兼顾学业,李芷璇还是学校辩论队的队长,喜欢参加一些辩论赛和其他商赛,严丹阳大二也在考ACCA等考试,每逢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感觉时间永远不够用。在累的时候,李芷璇和严丹阳常常会在校园散步,以此来缓解她们的压力。 除了学业和创业上的压力,李芷璇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父母知道她创业经常忙到凌晨还不睡觉,多次劝她放弃,希望她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现在,父母很认同她的选择,并且表示支持。 公司目前业务估值达数千万元 后来业务越来越多元化,也慢慢走向正轨。2016年11月,李芷璇和严丹阳成立了天乐文化传播公司,帮助一些个体工商户、小公司策划营销方案,在经营半年左右时公司实现了盈利。去年底,有公司提出收购方案,她们的业务估值达到3000万~4000万元。 因部分业务重叠,2017年下半年,李芷璇与严丹阳入股了学长王鑫创办的启航国际教育(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还是负责教育平台业务。"芷璇是一个很适合做市场和公关的人,丹阳性格比较沉稳适合做运营。她们能在大二创业并获得成功,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选择她们做合伙人。"王鑫说。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分享 篇3 1、成都中医药大学施超靠卖书赚200万 施超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1级的学生,2015年,大四的他才24岁,凭借自主创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施超是江苏人,他的父母爱给他买书,他也从小就爱看书,“爸妈都很朴实,从不给我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培养了我读书的爱好,从书里学知识、学道理。我从小学认字开始到高中毕业那段时间读了超过1000本书,中外名著、人文百科、各类杂志我都读。” 他认为,那1000本书,不仅让自己拓宽了知识面,也为他的创业打下了基础。“因为读了比较多的书,所以我对自己要销售的图书,选择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懂得如何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也清楚什么书适合什么样的读者。”于是,施超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初步选定在了图书销售上。 高考完那个暑假,施超开始在家附近的广场上摆地摊卖书,新的旧的都有,都是他认为的好书。两三百本书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卖完,大约每天能挣70元,施超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1年来到成都上大学后,施超也没放弃自己的图书销售,趁周末时在学校里摆摊儿卖书,规模虽小,但在大二时已经攒下了近10万元。 腰包渐渐鼓起来的施超利用学校的创业政策在学校开了一个实体书店——超然书斋。可是实体书店并不赚钱。为了维持书店的运营,施超开始去成都的高中销售课外读物。 “我当时是跟出版社合作,拿着我选出来的书单,找高中学校的老师谈,然后再让同学们从书单中选出书,我再反馈给出版社,然后备货、送货。这样子没有中间商一层层赚,我拿到的货源比一些大型连锁书店都便宜,所以最后书送到同学们手上时,价格也要比定价低。而且为了让学校老师、同学解除后顾之忧,我都是先向出版社垫付货款,同学们拿到书了,再把钱付给我。” 施超讲述自己的“生财之道” 后来,感觉到自己忙不过来的施超找来10个自己的中学同学,将图书销售业务扩展到了上海、江西、湖北等地方。业务渐渐扩展后,他又筹建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江苏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4岁的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100万元。 现在,施超的书斋每年会拿出一部分的收益资助学校的一个创业者联盟,帮助有想法的同学启动计划。每年学校的同学们去支教时,他也会给那些山区的学生带去课外书,每年都会捐出2000本。 这才是学霸的正确成长方式!靠读书读出了商机,成为“富一代”,走上了人生巅峰! 2、武汉科技大学镇小龙创业两年,从零到千万 开着奔驰车,走到哪儿都有助理相随,武汉科技大学的在读学生镇小龙颇有老板范儿。资产从零到千万元,购置两辆过百万元豪车,自有30多家实体店,吸引200名大学生追随……实现这一切,镇小龙只用了两年时间。 镇小龙从大三开始自己创业,从最简单的棉被、蚊帐等生活用品的批发开始做起,将用户锁定在大学新生。 凭借他和小伙伴的一股子拼劲儿,他们在新生开学的15天内做出了200多万元的营业额,净赚16万元。 他的创业行动让不少同学受到激励,主动要求他牵头,带领大家创业。就这样,一个200多人的创业团队成立了。 之后,他做过电子产品销售、服装贸易、教育、人力资源、旅游、租车、“大学盟”微信公众账号、校园周边卡等一系列项目,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实体店30家,参股驾校、台球馆、宾馆等商业实体上百家。 3、重庆大学禹化普卖手抓饼,年收入250万 上面两个例子看完,有没有一种创业的项目都非常高大上,一般人干不了的感觉呢? 其实创业并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很多大学生就靠在学校周边做小生意走上了创业之路。 这里就有一个重庆大学生靠卖手抓饼,自己做老板年入250万的真实例子! 重庆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开始租门面卖手抓饼,在经历了短暂的生意惨淡的日子后,他学习成都小吃店“慢工出细活”的做法,要求师傅一次只做1-2个饼,保持饼的最佳口感。这样一来排队的客人变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两年的时间里,他的手抓饼有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禹化普(禹化普创业ppt)》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游戏资讯,敬请关注悠悠游戏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上一篇: 决战平安京(决战平安京九游)
下一篇: 消灭星星(消灭星星消消乐)